美国黑客大赛_美国黑客创客嘉年华

hacker|
172

求好写的论文题目,有没有大神提点建议?关键字: 众创空间 创客教育

面向创客教育的众创空间与生态建构

摘要

该文结合创客实践和创客教育的特点,探讨众创空间生态的理念与模式,为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支持。在创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创客实践在高校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基于创客模式的实践教育,从参与模式、学习内容、师生互动以及学习环境等各个层面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众创空间作为承载创客实践的平台,其核心要素包括合作社群、创意实践、开放资源和协作空间——合作社群是参与式创新的基础,创意实践则包含从课程、工作坊到各类交流与比赛,开放资源包括开源设备、工具和 *** ,协作空间以灵活多变的空间支持参与式的创新。四个核心要素相互支撑,形成了有机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创客;教育;空间;社群;生态

创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Maker或Hacker,指乐于动手实践和分享,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连线》杂志前主编Chris Anderson[1]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中,将创客描述为:“首先,他们使用数字工具,在屏幕上设计,越来越多地用桌面制造机器、制造产品;其次,他们是互联网一代,所以本能地通过 *** 分享成果,通过互联网文化与合作引入制造过程,他们联手创造着DIY的未来,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TechShop的首席执行官Mark Hatch[2]在《创客运动宣言》一书中认为,创客运动的核心是更好地获取工具,获取知识和构建人人参与的开放分配系统。

一、创客空间的发展

创客早期的发展一直带有技术民主化以及反主流文化的特色。随着美国重塑制造业、中国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创客迅速成为创新的核心力量。对创客的认知,需要结合创客空间和创客文化来整合认知。

密西根大学的Silvia Lindtner[3]归纳了四种创客空间的形态:早期会员制社群、 *** 开放组织、国际化的创客运动以及产品孵化平台。美国波士顿L0pht创客空间在1992年开始运营时便只对少数会员开放;建于1995年秋的柏林C-base则更倾向于公众化,目标是增加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 *** 的知识和技巧,并且带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去推动互联网的自由化。该组织从事大量的相关活动,例如在儿童节,他们引进年轻人喜欢的机器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主题。旧金山湾区的Noisebridge是一个备受赞誉的创客空间,引导了全球的创客空间运动。Noisebridge受到欧洲创客空间维也纳Metalab和柏林C-base的激励,开始于2007年,是分享、创造、协作、研究、开发、指导和学习的空间。Noisebridge还延展到世界各地的基层社区。目前大量的创客空间以初创团队孵化器的形式存在,如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它在研究和开发领域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 *** 》杂志主编Dale Dougherty[4]对创客空间给出这样定义:“不同职业的具有创意的人们和社群聚集在这里,通过彼此分享,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将想法变为现实。”Kera.D[5]认为可以从一系列开源软硬件与数据等要素相关的共享技术、治理过程和价值观来定义一个创客空间。Noisebridge的创始人Mitch Altman[6]则认为在创客空间中人们可以通过黑客行为来探索他们热爱的东西,并且可以得到社区成员的支持,而黑客行为即指更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能力且愿意分享。

针对创客社区和活动,开放式的Hackerspace、Makerspace以及TechShop提供了创客线下聚集的场所,创客们通过举办工作坊、黑客马拉松、制汇节(Maker Faire)等活动来学习、团队竞技以及自我展示。TechShop是一个会员制的自造空间,它提供数字和机械制造工具来制造任何东西,包括机器人、登月飞行器、iPad套和手工商品等[2]。创客空间代表了设计、工程、制造与教育的民主化。创客空间是配备了工具的社区中心,通过整合制造设备、社区和教育,为社区成员提供设计、原型制造和创造作品的资源。这些空间有形式松散的个体共享空间和工具,运营方可以是盈利的企业、非盈利企业,也可以隶属于或托管在学校、大学和图书馆等[7]。

1、美国的推动政策

创客活动促进设计、 *** 以及科技工程学的发展,并能培育企业家精神。奥巴马 *** 在2012年年初为1000所美国学校引入创客空间,以培养新一代的系统设计师和生产创新者。2014年6月18日,美国白宫举办首届创客嘉年华,同时也推出全民参与计划,使更多的学生和创业者能接触到创客所需的工具、空间以及导师。这些政策包括:让企业支持学校的创客空间以及课外计划,企业员工可以休假担任导师,企业成为创客空间的“大客户”,就像福特与TechShop的合作伙伴关系,或作为多渠道零售商帮助消费者成为有创新能力的创客或初创企业。大学可以在招生环节中添加一个“创客作品集”选项(如MIT),同时在校园为学生和社团建立更多的创客空间,并在国家、区域和地方各级层面,支持更好的硬件和软件工具,如MIT FabLabs的设备。 *** 机构和社区团体可以实施类似生产设计聚集区的项目,让企业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或举措。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和社区组织建立更多的创客空间,使大众能够有更多的接触创客导师和参与创客活动的机会。基金会和慈善家也要为有兴趣接纳创客的社区提供相应的资助[8]。

2、创客教育的特点

创客教育强调行动、分享与合作,并注重与新科技手段结合,逐渐发展为跨学科创新力培养的新途径。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已开始将创客实践作为交叉学科创新、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模式,如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学生自主运营的创客空间MITERS,斯坦福大学变革学习技术实验室(Transformative Learning Technologies Lab)正在为全世界的创客空间和快速原型实验室创建开源课程(Stanford FabLearn Fellows Program)。

在创客实践中,学生被看作是创作者而不是消费者,学校正从知识传授的中心转变成以实践应用和创造为中心的场所。学术性创客空间和快速制造实验室迅速增多,学生们能够在其中开展课程项目和自我主导的课题,同时开展以内容及产品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这些空间正以创新的形式展示出对教育的价值。创客实践正在创造一种组织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针对现实世界的问题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中预计这一趋势会在三到五年内产生强大的影响力[9]。

二、创客与创业教育

教育是一个改变人类行为模式的过程。这里的行为指的是一种广义的行为,包括思考、感觉、以及明显的行动[10]。创业教育关注于学生在思考和认知上的改变,其所强调的是以创业精神带动行动和思考,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创业教育成果,即孵化出成功的企业或企业家。

1、从STEAM到创客教育

早年被大范围推广的STEM教育经过演变和改进,加入“艺术”(Art)要素,便成为了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Mathematics)教育。STEAM教育与创客教育的相遇,将更全面地推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进程。虽然STEAM教育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但是创客理念的加入,建立了学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连接,同时也弥补了工程教育方面的不足。在美国,60多所高校已经陆续在校园里开设了创客空间。为促进创客运动在教育界的发展,斯坦福大学还设立了创客教育研究学术奖学金,以激励广大教育者去发掘创客运动在不同教育领域的应用。

创客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开创性个性。创客教育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体验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创新教育、DIY(Do It Yourself)、DIT(Do It Together)等理念之上。同时创客教育注重教育体验的整体性,学习过程本身代替学习成果成为最重要的部分。教育专家Sylvia Libow Martinez和Gary S.Stage[11]总结了好的创客项目所需的八个要素:目标与相关性、充分的时间、复杂性、强度、合作、可获取的材料、可分享和新颖性。这些要素在创客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展中成为可参考的规范。欧洲科技展望研究所开发的“Up Scaling创新课堂”(CCR,Creative Classrooms)框架也由八个维度组成:内容和课程、评价、学习实践、教学实践、组织、领导力和价值观、连通性和基础设施[9]。此框架将无处不在的学习环境视为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对所处的情境和文化做出回应。模型的八个维度形成一个体系,鼓励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以多维方式拓展创新教学实践。

2、从创客到创业

自Milwaukee创客空间邀请公众参与活动以来,创客空间逐渐聚合成了一股强大的非学院派的学习力量。由此让很多大学发现其中的学习机遇,玛丽华盛顿大学的ThinkLab、斯坦福大学的FabLab都先后成立。自主自导的学习是创客在创客空间中的主要学习方式。创客之间的互动孕育出了一种动态的具有极高合作性的学习行为,团队的力量以及同辈的支持、建议和协助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可以自己控制和主导基于问题的学习。最终,创客空间会促进校际的连结,并推动合作项目的进行。

应对创新发展的需求,高校纷纷开展创业教育,将实践教育与社会、产业需求以及创新价值连接起来。创客作为一种人人参与创新的形式,成为高校一股新生的力量,从创意到创新,并为创业教育营造了更好的氛围。清华大学将“三创”(即创意、创新、创业)作为整合的视角来考虑,创客教育成为“三创”教育的重要连接点,创客实践一方面是自发将创意转为现实的重要模式,同时也创造通向创新创业的机遇。

3、从创业到开创

早期的创业研究一直处于经济学的领域,其出发点大都在探索创业者的角色、功能及其对竞技世界的贡献。近年来因管理学者的投入,其角度逐渐转向组织个体,思考如何有效进行创业决策与行动[12]。“开创”(Entrepreneuring)概念的提出,将创业动名词化,意在表现“创业”的历程化。从历程化的角度来看,结果不能作为判断创业成功与否的唯一要素,因为创业是持续的、与社会不断互动的行为。Hjorth和Steyaert[13]认为创业在本质上是“社会创造的形式”,不仅仅发生在商业领域,而是发生在社会整体之中。创业不只是表面上宏伟事业的建立,反而是从日常细微事物中制造差异,以量变带动质变的过程。创业也被看做是一种“对话式创造”(Dialogical Creativity),其发生且成型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故事、戏剧、谈话、表演之中。Gartner[14]认为是行动造就了创业者,因此对创业的研究也可从分析创业者的行为出发。为此,注重参与和过程的创客实践,也在内在推动力方面与创业形成了密切的关联。

每天的那一天是美国的国家创客日

每年6月18日是美国国家创客日和中国深圳的创客节。

之一届Maker Faire于2006年在美国加州举办。是世界上更大的DIY聚会,是一场宣扬创客文化的庆典,是一个展示创新和创造的舞台,更是一个适合一家人参与的周末嘉年华。在过去几年,Maker Faire的足迹遍布全球上百个国家,2014年深圳成为全球第7个举办Maker Faire的城市。在本届活动中,处处透射出开放包容、开拓进取、充满热情的创客精神。

中国开创的之一个创客空间是

2012年前,彭子云(音)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和技术。她听说有一种音效处理 *** ,想利用这个 *** 自己搞点东西出来。但她不知道怎么做,也没人教她。在网上搜索一番后,她找到了“新车间”。这是中国之一个正式的“创客空间”,由社区运营,普通人可在这里捣鼓从艺术项目到机器人等一切小发明。

彭子云现年23岁。她当时想发明一棵会说话的树。在新车间其他人的鼓励下,彭子云不仅学会了 孔和焊接,还学会了如何使用操作简便的开源微控制器板arduino。掌握了这些新技术后,彭子云将传感器和彩灯装到一棵真树上,这样人们触摸这棵树的时候,它就能有反应。这棵树可以讲中英双语,你跟它互动得越多,它讲得就越多,而且会越来越声情并茂,灯光也闪烁得十分生动。

彭子云的这件作品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沉思,后来在一个美术馆里展出,又在一个商场里摆放了一个月。彭子云谈到这个经历时说:这件事无疑改变了我,让我以后对创作这样的作品有了信心。

这种创客运动(即DIY,自己动手)在美国已发展得红红火火,目前在中国也开始逐渐流行,令那些针对中国创新能力的假设受到挑战。杂志Make Magazine的联合创始人多尔蒂(Dale Dougherty)对创客给出的定义是建造、创造或捣鼓出实际材料的人,无论这些实际材料是食物、衣物还是小器具。创客经常在创客空间或制造者空间里碰面,这是现实世界中他们可以共同学习和工作的地方。全世界现有数百个创客空间,其中有十几个目前位于中国。

长久以来,孤独的发明家都是在车库里搞发明。但如今,发明者可利用软件设计物体,然后由3-D打印机等设备 *** 出来。他们可以在Kickstarter上得到资助。由于有了互联网,DIY过程可以得到全面协作。人们不再秘密地搞项目,而是在网上自由地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设计。按照《连线》杂志(Wired)前主编安德森(Chris Anderson)的描述,创客是发明具体东西而不仅仅是屏幕像素的 *** 一代。

新车间成立于2010年,在上海某仓库里占据一个租来的房间。其成员每月缴纳大概16美元的空间和工具使用费,周三晚上对公众开放。新车间的联合创始人李大维(David Li)是一个40岁的程序员,在台湾出生,他希望降低来这里做实验和玩耍的门槛。他说:新车间并不是一群怪人聚在一起搞点什么,而是一个管道,人们通过来这里觉得,交流互动没有那么可怕,也没有那么难。

这些搞小发明的人里,或许就有一个在研发下一个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至少这是中国决策者的期待。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顾学雍(Benjamin Koo)说:中国工业必须有所改变,必须迈入到下一阶段,现在还完全是基于合同的形式,我们执行别人的设计。还有人疑惑,为什么中国没有更多国际知名品牌,也没有像乔布斯(Steve Jobs)那样的本土创新者。

Emily Parker

中国 *** 已对创客运动表现出兴趣。新车间成立后不久,上海官员便宣布了建造100家由 *** 扶持的创新之家计划。李大维透露,去年11月在上海共青团的帮助下,创客嘉年华(Maker Carnival)吸引参观者逾5万人次。创客将自己的发明在创客嘉年华上向公众展出。

上海官员还参观了新车间,李大维目前将官方的参与视为一个积极的发展。他指出,中国政治体系一定程度上缺少问责制,这有时鼓励了创新和风险承担。他说,我们在这里见到的决策者好奇心真的非常强,他们有资源,他们不惧怕尝试,他们可以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建桥,并且不会因此被免职。

但单纯建立更多的创客空间并不会将中国改造成一个创新中心。中国的教育体系因为强调高考而备受指责,这种模式鼓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李大维认为,更大问题在于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面临的养家糊口的巨大压力。他说,新车间一些更佳创客都是“富二代”,他们衣食无忧,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搞实验。

无论何种原因,许多中国人只是没有时间鼓捣新技术。清华大学的顾学雍说,他曾访问过一所中国顶尖的高中,他在那里向大约400人提出一个问题——多少人自童年以来享受过属于他们自己的五分钟。他说,无人举手。顾学雍来自台湾。

现在他正尝试向清华大学学生传授创客精神,为他们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顾学雍的课堂都是以项目为基础,他说,从之一年开始每个团队都要独立创造出点什么。他从清华大学获得资金用于学生的项目和组织创客活动。他说,我会把部分学科资金用于购买一箱子的玩具,学生们就可以动手组建任何东西。

在深圳,Seeed Studio与全球创客进行合作,将他们的硬件设计转换为原型和样品。Seeed专长于实验和细分市场产品的小规模生产。四川出生的Seeed Studio创始人潘昊(Eric Pan)并不打算取代大型制造商,而是致力于成为他们的补充。潘昊说,当设计趋于成熟,传统制造商将会生产新产品,我们向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

Seeed Studio或许是一家企业,但仍将自身视为中国创客革命的开拓者。该公司 *** 新员工的广告附带一幅南美革命家切?格瓦拉(Che Guevara)的图片,图中他的头上长出了电子元件而不是头发。这则广告号召人们聚集在一起以史无前例的方式挑战工业化量产的主导地位。

一些观察人士将中国的创客运动视为中国制造山寨产品趋势的另一个例子。但潘昊建议耐心等待。他说,中国还在起步阶段,你刚开始学习写字的时候,你是无法写出小说的,你要先照着教科书来学习写A,B,C,D。

目前创客空间为中国的发明者提供了一个社区。会说话的树的设计者彭子云说,来到新车间后她的生活也随之改变,她意识到这里有和她一样的人,他们只是想创造东西和学习。

Parker是新美国基金会(New America Foundation)的高级研究员,著有《现在我知道谁是我的伙伴了:来自 *** 被压抑的声音》(Now I Know Who My Comrades Are: Voices from the Internet Underground)一书。这本书将于明年出版。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